粽 子
(一)
青衫裹身怀黍米,
彩丝缠腰织棱衣。
绿缕褪尽美肤色,
芙蓉飘香万人迷。
(二)
屈子当年端午亡,
民众洒泪汨罗江。
粽子抛入水中去,
鱼鳖食饱护原祥。
今天是端午节,在这一天我国千家万户都要吃粽子。于是,我以《粽子》为题,学写了一首七律诗。小编才疏学浅,对律诗不甚了解,不妥之处,请多指正。那么,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?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怎样的呢?
根据小编掌握的知识和查阅的一些相关资料,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,有多种说法。在这里,我想跟大家聊聊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。相传,公元前340年,爱国诗人、楚国大夫屈原,面临国家灭亡之殇,在农历五月五日,悲痛地抱着一块大石头沉入了汩罗江。广大民众为了不使鱼龙虾蟹吞食他的肉体,大家纷纷用竹筒装米抛到江中。后来,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爱戴和怀念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,便用竹筒装米,抛入江中以示祭奠。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——“筒粽”的来历。
为什么后来大家都改用苇叶,或者荷叶、艾叶来包粽子呢?据史料《初学记》记载:汉代建武年间,有位长沙人晚上做梦,见到了三闾大夫屈原,对他说:“你们祭祀的东西,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,以后可用艾叶包住,将五色丝线捆好,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。”于是,人们便以“菰叶裹黍”,做成“角黍”,代代相传,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端午节的佳美食品。
在清代,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过九子粽,龙颜大悦,称赞不已,现场挥笔写下诗句:
四时花竟巧,
九子粽争新。
其实,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,也就是九个粽子串连一起,有大有小,大的在上,小的在下,形状各异,非常好看,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,异彩纷呈。九子粽大多是用来作为馈赠给亲友的礼品,比如,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、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等。由于“粽子”的谐音是“中子”,所以,民间就有了吃“粽子”能够生儿子的说法。
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誉九子粽的诗:
裹就连筒米宿春,
九子彩缕扎重重。
青菰褪尽云肤白,
笑说厨娘藕复松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民间出现了多种形状、多个品种的粽子,并且各地的风味也不尽相同。粽子的味道主要有甜和咸两种。甜味有白水粽、枣子粽、赤豆粽、蚕豆粽、玫瑰粽、瓜仁粽、豆沙猪油粽、枣泥猪油粽等;咸味有猪肉粽、火腿粽、香肠粽、虾仁粽、肉丁粽等。另外南方风味还分别用什锦、冬菇、豆蓉等为馅做粽子,并且还有一头甜一头咸。这些粽子均有不同的味道,使得粽子的品类繁多。
随着饮食文化的传播,早在古代,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已经传到了国外。这样,世界上日本、缅甸、秘鲁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等许多国家,都有吃粽子的民俗,他们的粽子也是异彩纷呈。
你吃过哪些品类的粽子呢?请来评论区留言讨论,说说你吃过哪些不一样的粽子,并谈谈其原料和做法。
立即获取|加盟方案